近年来,我国畜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: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5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,同比增长2.8%;牛奶产量1864万吨,同比增长0.5%。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,生猪养殖连续保持盈利,肉牛养殖总体实现扭亏为盈,奶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在积聚。产业素质明显提升:智慧畜牧业加快发展,环境控制、饲喂、饮水等生产自动化设备在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已普遍应用。例如,生猪出栏量排名前12位的企业,自动化设备应用率达85.4%;肉鸡排名前12位的企业,自动化设备应用率高达98.3%;95%的规模奶牛养殖场配有精准饲喂、牛群监测、环境控制等自动化设备,并普遍使用数智化软件进行日常管理。生产结构不断优化: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变动显著,猪肉占比降到了60%以下,禽肉占比快速增长,牛羊肉占比稳步提升,畜产品结构更加多元化,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此外,各地也在积极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。如庆阳市坚持以养殖业牵引带动为抓手,大力实施畜牧产业提质增效行动,2024年肉蛋奶产量29.26万吨,畜牧业占比达到34.45%。黄南州河南县则通过有序推进有机认证、做实做细春防工作等举措,推动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