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星医疗赴港股IPO,其能否破解集采困局存在不确定性。天星医疗面临着集采带来的严峻挑战。2023年9月,运动医学类耗材被纳入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目录,中选产品平均降价幅度达60%。尽管集采促进了公司植入物产品的销量增长,但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植入物产品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79.0%下降至2024年的72.4%,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进一步降至69.71%。如果未来销售量未能充分增加以抵销降价影响,公司的财务业绩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。此外,公司核心产品均纳入集采,渠道补差价影响或仍待释放,业绩预期已明显转弱。不过,天星医疗也有一些可能有助于破解集采困局的因素。一方面,港股对创新型医疗器械企业的包容度更高,港交所的上市规则更灵活,能吸引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,这有助于天星医疗获得融资支持,为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资,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,提升研发能力,加强市场推广等,从而增强自身在集采环境下的竞争力。另一方面,天星医疗作为国产运动医学龙头企业,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。截至2024年9月,公司拥有47个获批注册/备案的运动医学产品,其中11款为国产首个获批上市产品,产品已覆盖超3000家医院,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先发优势。而且公司近年来加大了海外布局力度,海外收入从2022年的40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2090万元,海外市场的拓展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,减轻对国内市场的依赖。总体而言,天星医疗赴港股IPO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,但能否破解集采困局还需要时间来检验,取决于公司能否有效利用上市带来的资源和优势,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,实现降本增效,同时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等。
|
|